早些年,我們對腎衰竭的認識只限於一些重疾病的後期惡化。但是近幾年的新聞報導顯示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得這一疾病。
其中2018年兩則新聞更是讓人看了揪心:一則是年僅13歲女孩腎衰竭,只能通過透析來維持生命;另一則是30歲女性半小時做100多個俯臥撐引發腎衰竭。看了這些新聞,相信大家都會提出這樣的疑問,到底是什麼引發了腎功能衰竭?
其實人體的腎臟在平時是相當能任勞負重的一個器官,一些小毛小病不會出現明顯的症狀。而腎衰竭是各種慢性腎臟病發展到後期引起的腎功能部分或全部喪失的病理狀態,雖然它發作起來按緩急分為急性和慢性,但說白了,有一點是不變的,就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醫學上證明,大多數腎衰竭患者都存在作息不規律、飲食不健康,伴隨承受著巨大的身心壓力。很多醫生呼籲,為了你的腎臟健康,有3件事千萬別做:
一、千萬別把飲料當水喝。前文所說的13歲女孩患腎衰竭,究其原因是該女孩長達幾年只喝碳酸飲料不喝水,除此之外,雞排和各種油炸食品是她的主食。
而這些食物和飲料中所含的高糖、高脂肪、高蛋白慢慢地損壞了她的腎臟。隨著現在生活條件和物質水準的日益提高,各種飲料也層出不窮地滿足大家的需求,很多功能性、運動型碳酸飲料更是得到了越來越多的年輕的人追捧。
但其實很多碳酸飲料含有超標的無機磷成分,如果長期攝入就會誘發高磷血症,從而引發腎衰竭甚至尿毒癥。另外喝水能代謝我們體內毒素,如果只喝飲料不喝水,積在腎臟內的毒素就會越來越多,腎臟就不堪其負了。據調查,我國兒童平均每天攝入高達700毫升的飲料,這無疑增加了患腎衰竭的風險。
二、千萬別過量運動。隨著國民健康意識的增強,運動和健身已成為很多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可以肯定的是運動它本身不會直接導致腎衰竭,其實出現腎衰竭主要還是腎臟本身已經有潛在的問題了。
尤其對一些平時工作生活壓力大,每週運動頻率不高的人而言,千萬不要想一口吃成胖子,不要指望通過一兩次的過量運動來改善身體,這樣做反倒適得其反,已經有不少案例表明過量運動極易引發腎衰竭了。
三、千萬別混著吃感冒藥。之前媒體報導一位元從事IT行業的年輕人,因為心急治感冒想早點返工,混吃了四種感冒藥,結果導致了急性腎衰竭。
按中醫養生的理論,其實我們身體的任何不適都不是單個部位引起的,所以平時服用藥時更不能擅自作主,尤其是醫藥更應得到專業藥師的指導。
無論何種藥物都會不同程度增加腎臟的負擔,所以儘量在平時養成一個合理健康的生活習慣,藥補不如食補,說的也就是這個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