臍帶血,就是新生兒出生的時候,臍帶被結紮後殘留在臍帶及胎盤中的血,它富含有可以重建人體造血和免疫系統的造血幹細胞。
臍帶血的價值,在於它含有大量的造血幹細胞。造血幹細胞可以用於重建血液和免疫系統。目前來說,在世界範圍內,臍帶血可以用於80多種疾病的治療,包括大家常聽到的白血病,還有再生障礙性貧血、紅斑狼瘡、惡性淋巴瘤、惡性腫瘤、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徵、重症免疫缺陷病及代謝性疾病等。
所以,台灣有不少所謂的「臍帶血銀行」相關臍帶血儲存業者,在鼓吹民眾儲存新生兒臍帶血,且彼此競爭激烈。
為了爭取更多業績,業者努力在多方管道建立關係。除了一般打廣告外,一些診所、醫院也可見到臍帶血業者的文宣資料,媽媽教室當然更少不了業者的足跡。
瞄準現代父母把孩子當寶、想為孩子儲備最好人生的急切心理,業者不斷鼓吹存臍帶血就像幫孩子買保險,使得這股「紅色金磚」風,有增無減。
黑白難辨的臍帶血儲存行銷說詞
醫界分析,在太多資訊不對等、不透明下,同時也因為存臍帶血短期看不出任何問題,有朝一日要用時,才有機會見真章,卻又不見得真的有機會用到,給予這門生意有操弄的空間。
一位腫瘤科醫師指出,醫學上做非親屬臍帶血移植,被移植者和捐贈者白血球抗原基因型配對全合(六個基因型都合)的機率約4萬分之一,六分之五合的機率約6千分之一,六分之四合的機率約4千分之一,絕不是某些業者所誇稱的,配對全合得數千萬分之一,一個低得離譜的機率。
另外,不是每個新生兒的臍帶血都適合存,但家長得知真相嗎?答案會是「不見得」,因為很多業者備有「話術」,把話說得讓消費者不動心也難。
一位在臍帶血業界工作數年的中階主管爆料,他服務過某家業者,為了衝業績,當碰到客戶的臍帶血檢測報告呈現不適合儲存時,有不同的因應之道,說服客戶心甘情願買單。
例如,臍帶血量不足,會告訴客戶「日後有幹細胞增生技術,極少量血就可應用,動物實驗已做到可增生數百倍」。卻沒讓消費者知道,增生技術從動物實驗到臨床應用,還有一大段距離,絕不容易。
種種似是而非、荒謬的說法,讓有醫療背景的他覺得業者如同在寫科幻小說,「好像都只是為了能多賺錢,因為成本已經花下去了:這袋臍帶血已經處理完了、實驗室的成本也花了,能多收點錢回來,(業者)樂見。」
有些檢測數據,沒有公定規範,也容易各說各話。
例如針對有核細胞數愈多,移植後白血球恢復愈快的議題,一家業就不斷批評另一家業者訂的臍帶血「有核細胞數」逐年遞減,到只要求大於1億個,不如他們所訂的6億個的標準。
但事實上,公捐臍帶血庫要求更嚴。例如和信治癌中心醫院訂出臍帶血的細胞數要達到8億個才納入公庫,否則就銷毀。
你需要為寶寶做臍帶血儲存嗎?
面對業者的強力攻勢,假如你將迎接一個新生命,你會怎麼抉擇?
多位受訪的醫師都說,絕大多數自存的臍帶血,將來自用的機率低。國外推估的數字從25萬分之一到萬分之一都有,意見紛歧。美國小兒科醫學會也曾指出,20歲以前會用到幹細胞修補(如心肌梗塞)的機率,約2萬分之一~20萬分之一。
腫瘤科醫師更提醒,如果小孩本身日後發生白血病、血癌或有其他先天疾病(如,黏多醣症),顯示幹細胞已受損,即使已儲存臍帶血也沒辦法移植回自身。
美國小兒科醫學會建議,唯有和胎兒同父同母的兄姊中,有人已有惡性或基因方面的疾病,將來「可能」因為做臍帶血幹細胞移植而受惠時,家長可考慮儲存新生兒的臍帶血。並指出,但不鼓勵基於「生物保險」防範萬一的理由而儲存臍帶血,因為目前沒有足夠的科學證據支持自體移植。
所以,臍帶血儲存其實大多只是儲存「心安」!因為,就算臍帶血真的很有用,但真的要去使用時,卻不見得還能使用到;然後,能不能順利移值,還存有疑慮,加上幫你儲存的業者還存不存在,都是未知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