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問一下菲律賓朋友最喜歡吃什麼菜,他們十有八九會回答:Lechón。即烤乳豬。很多人想當然地以為像菲律賓這樣的海島國家,人們應該一天到晚大嚼海鮮才對。
當實際來到菲律賓,你會知道菲律賓人其實並不怎麼吃海鮮,或者說可以這麼說,比起海鮮來普通菲律賓人吃的鹹魚更多。
為什麼說烤乳豬是菲律賓的至尊硬菜呢?因為在菲律賓稍微正式的宴飲場合,唯一不能缺的就是烤乳豬了。過生日開party要烤乳豬,結婚典禮要烤乳豬,節慶全家聚會要烤乳豬,商家開業搞慶典還是離不開烤乳豬,政府搞活動宴請貴賓烤乳豬也是不能缺的,簡直可以說是無乳豬不成宴。
在菲律賓,幾乎每個稍微大一點的商場都有出售烤乳豬的排檔,而且以烤乳豬為招牌菜的連鎖餐飲企業也不少,幾乎隨時都可以遇見。如果你的要求稍微降低一下的話,不少菜市場裡也有烤乳豬出售,整豬的話需要預訂,隨便買幾斤來吃很是方便。
不過,烤乳豬也不是菲律賓土生土長的,而是從西班牙傳入,Lechón這個詞就來自西班牙語,是乳豬的意思。烤乳豬在菲律賓不同的地區,烹飪方法和調味品會有所不同,主要分為呂宋式和米沙鄢式。
呂宋式烤乳豬通常不會在豬腔內塞入香料類的調味品,只會放入鹽和胡椒粉。呂宋式的獨特之處在於它獨特的烤乳豬醬,這種醬料是用醋、紅糖、鹽、胡椒粉、肝醬、麵包屑、大蒜和洋蔥製成的。
米沙鄢式則完全不用烤乳豬醬,而是把蔥、月桂葉、黑胡椒、大蒜、番茄、韭菜、薑、鹽、檸檬、香茅草和本地柑橘樹或羅望子樹的葉子等香料填充進了豬腔內,據說有些烤乳豬店居然湊齊了15種香料。所以呂宋式烤乳豬,整體上鹹中帶甜,而米沙鄢式的更香。
雖然這道菲律賓國菜名叫烤乳豬,但其實成年豬也是可以烤的,當然味道就差了一點。烤時用一根竹竿從豬身中穿過,放在木炭上旋轉火烤,直至皮膚變的黃而脆,通常要烤5到8個小時,還是挺費功夫的。
經過長時間的燒烤,豬肉皮下的脂肪以及差不多融化,滲入到了瘦肉裡面,所以裡面的瘦肉入味鮮嫩、最重要的是非常下飯。當然,如果只專注於其中的瘦肉,你就錯過了烤乳豬的精華,烤乳豬最美味的部分其實是位於豬背上被烤成色如琥珀的豬皮,吃起來香酥可口、肥而不膩。
最後再來一段宿務情報站小編的猜想!為什麼大部分菲律賓人最喜歡的菲律賓菜會是烤乳豬呢?除了烤乳豬本身確實很好吃之外,還因為烤乳豬是大菜、硬菜,價格不便宜而且做工費時,一般人平時不會常常吃到,人多節慶時,通常每個人只能分到一小碟,剛嘗到味就沒有了,所以才會覺得很好吃。如果頓頓都來上整只烤乳豬的話,再好吃也會吃膩了。
文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