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朝代的末代皇后似乎都不會有什麼好結局,法國末代皇后瑪麗被推上了斷頭台,中國清朝的末代皇后在顛沛流離中被病痛折磨而死,美人從來命途多舛,越南的末代皇后南芳也是如此。
南芳皇后的其實不叫南芳,她原本的名字是阮有氏蘭,聖名是瑪利亞•德肋撒(Marie-Thérèse)。南芳這個名字大概是來自英文Nam Phuong。
毫無疑問,她是漂亮的,漂亮到能讓自己的丈夫打破不能在君主還在世時就封王后的慣例。在結婚後的第四天就讓她成為了國母,封她為南芳皇后。
南芳皇后的美麗是受到全球公認的,是“五位最漂亮的皇后之一”。臉蛋小巧。眉眼細長,身量纖纖,真的是位東方古典美人。
南芳皇后容貌自然無可挑剔,難得的是,南芳皇后接受的是西式教育,自小在法國學習,所以她既有東方女人的武媚娘,也有西方女人的自信優雅。當在法國學習的她回到越南是,她身著洋裝,舉手投足間流露出不一樣的風韻。
在代表越南訪問歐洲時,南芳皇后用自己的裝扮驚豔了歐洲,展現了自己作為一國之母的尊嚴,展現了自己國家的風采。
雖然他與自己丈夫的愛情很動人,但這段婚姻一開始就有隱患,南芳信仰天主教,而民眾並不能接受王后的信仰,保大的母親也極力反對,但是最後保大還是力排眾議,娶回了南芳。
但是風雨飄搖的時代,哪能容得下這麼多愛情。時局混亂,再加上保大自己也是一個風流的人。這段愛情終究是無疾而終了。
就像《甄嬛傳》裡對對夕顏花的描述,朝開而暮落,都是夢幻泡影罷了。後來她獨自住在一個小村莊裡,孤獨過日,陪著她的只有兩個傭人,最後死於心臟病。她那時不過才49歲,算是英年早逝,在生命最後的日子,無論是丈夫還是孩子,沒有一個人陪她走完這最後一段。
1932年,南芳皇后和保大國王在法國留學後回到家,在大叻會合。寶岱王在回憶錄《越南龍》中回憶說:“第一次團圓後,我們有時會再次見面以交流感情。她擁有南方人的溫柔之美和西方之風。
在大叻的夏宮,舉行了正式的納徵儀式之後,保大帝於保大九年二月六日(1934年3月20日)在順化迎娶阮有氏蘭,婚禮採用了佛教儀式。二月十日(3月24日),大婚儀式在4天婚禮歡宴的最後一天舉行,冊封阮有氏蘭為「皇后」。二月十六日(3月30日),保大帝下發諭旨,賜皇后徽號為「南芳皇后」,意為南部的芳香,以紀念她的出生地。
1934年,南芳皇后誕下了保大帝5個孩子。到1945年8月革命時,保大帝退位,並應邀到河內擔任臨時政府的最高顧問。從這裡開始,南芳皇后的安定宮的寂寞日子緊緊相伴。
保大曾經說:未來的王后,在她的身上結合了西方的優雅和東方的魅力。我們在一個場合遇到她,相信她與我們的同伴和同輩是相稱的。我們確信她的行為和榜樣完全配得上帝國第一婦女的稱號。”這應該是最適合拿來形容南芳皇后的了!
文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