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丹的宗堡也許是這個王國最吸引人矚目的建築。他們是宏偉設計和建造的傑出典範。這些巨大的白色城堡屹立於重要市鎮的交通要道上,同時也是不丹國內全部20個宗(行政區劃)的行政辦公地,世俗和宗教領袖也在此起居。
除了大量的在用宗堡外,不丹還有許多被毀壞或廢棄的宗堡,另有一些宗堡被用作其他用途,例如曲佐姆南邊的多布吉宗堡。同時並非所有宗堡都是古建築,比如在2012年就有一座新宗堡在楚卡落成。
許多宗堡都建有一座瞭望塔,這座塔或者與建築渾然一體,或者是一個獨立的結構。這種高塔通常也被用作彈藥庫和地牢。許多宗堡都需經由吊橋方可進人,這是一種特有的保護措施。大部分宗堡都有向內傾斜的牆壁,這種建築特色被稱為收分牆。它可以產生視線錯覺,讓建築看上去氣勢磅礴,感覺比實際尺寸要大得多。
每座宗堡都有自己獨特的個性,但是大部分都遵循相同的通用設計準則。大部分宗堡由兩個區域組成:一個區域用來容納寺廟和僧房,另一個則是政府辦公室。
許多宗堡的宗教部分其實是一座佛寺,其中的僧團所在地被稱為rabdey。在早期歷史中,幾乎所有的宗堡內都沒有rabdey,但是如今只有辛布、楚卡、普那卡、帕羅、蒙加爾、通薩、賈卡加薩和塔希岡的宗堡內還沒有寺院。中央僧團在普那卡、通薩和帕羅宗堡內設有佛學院。普那卡宗堡是宗教領袖——傑堪布的駐錫之地。
宗堡內的主庭院被稱為dochey,採用大石板鋪砌。宗堡的外牆是能夠俯瞰庭院的數層房間和畫廊,這些房間通常用作僧人宿舍和教室。由於宗堡內的宗教院落與世俗行政院落實際上是分隔開的,於是許多宗堡內就設有兩個dochey,第二個dochey周圍環繞著世俗政權的辦公室。
不丹的宗堡都用石塊或夯土以及數量巨大的木材修建,其中木材用於製造大樑和木瓦屋頂。這些都是易燃材料,加上寺廟裡暗夜長明的酥油燈,導致幾乎所有的宗堡都曾飽受火患之苦。所有重要的宗堡都曾經採用傳統建造方式重建,但是在許多地方瓦楞鐵屋頂已經取代了木瓦屋頂。
不丹的宗堡在建造過程中從來不用釘子,這樣高超的建築技巧使不丹人深感自豪。此外,宗堡的建築師不會準備任何規劃或圖紙。他們只是根據內心的建築概念因地制宜,這正是辛布的紮西曲宗堡在1966年重建時所採用的方式。
今天,就先介紹比較知名的普納卡宗堡、帕羅宗堡、通薩宗堡:
普納卡宗堡
普納卡宗(Punakha Dzong)是不丹最美麗的宗堡之一,建於1637年。
普納卡宗是不丹的建國者夏仲阿旺朗傑在不丹修建的第二座城堡,坐落於父親河和母親河的匯合處。
作為最早修建的宗堡之一,普納卡不可避免地與不丹歷史上的諸多重大事件聯繫在一起,而且享有應得的作為不丹最美麗和有象徵意義的文化中心的聲望。
1637年至1907年普納卡曾作為不丹的首都,第一屆不丹國民大會也在此召開。普納卡的宗堡有著重要的歷史意義並象徵著一個統一的不丹。
在這之前,普納卡一直是不丹的國都及不丹的政治中心和國家政府所在地。
在1950 年以前,普納卡宗是不丹最高統治者的住所和舉行重要國家儀式的場所,現在是基堪布大主教喇嘛( 即法王) 的冬宮。
在每年的10 月1 日至翌年的4 月1 日( 不丹曆),基堪布喇嘛都要從辛布紮西卻宗夏宮搬遷到普那卡宗過冬。所以,這個宗在不丹的民族事務和宗教事務方面都佔有顯著的位置。
據資料記載,普納卡宗的中央塔樓長近183 米、寬7 米多,高6 層,呈長方形。這裡收藏了大批的不丹佛教手稿、神聖的佛教名人名冊、規格各異的宗教畫和逼真的宗教名人肖像。
在顏色瑰麗的高塔里,保存著古代不丹沙布隆的真身遺體,遺體以香料防腐。安放遺體的房間,除了國王和某些高級喇嘛外,誰都不能進去。
帕羅宗堡
帕羅宗堡高聳於帕羅城鎮之上,十分顯眼,在帕羅進進出出走山路,見到它的機會很多。而且因為地理位置的原因,不少遊客下了飛機就會去參觀帕羅宗堡。
從高處俯視帕羅宗堡,它的結構一目了然,如同一個高大雄偉的兩層四合院,中間有個高大的塔樓。宗堡四周厚實的牆壁向內傾斜,讓我想起在秘魯庫斯科看見的古印加建築,也是呈梯形的穩定構造。
帕羅宗堡是不丹最早的宗堡,始建於1644年,在設計之初的基本屬性便是防禦工事,因此它佔據險要、親近水源易守難攻。在它的腳下,帕羅河清澈歡快的流淌。
帕羅河之上的廊橋,是進入宗堡的通道;廊橋凝聚了山水靈氣與不丹傳統工匠智慧,古樸典雅。走過廊橋,還有一段上坡路,左右環顧,都是如畫的景致。
宗堡位於半山腰的戰略位置,風景極佳,風水也必定是好的。山腳下的谷地裡到處是春天美麗的色彩,顯示著帕羅河谷的富饒。
梁朝偉與劉嘉玲的結婚典禮就是在帕羅宗進行的,網上廣為流傳的他們和小沙彌合影的照片,就是在這個台階上照的,每個人臉上都帶著是發自內心的微笑,非常溫馨。
如同普納卡宗堡,帕羅宗那些豐富的建築細節讓人時刻感受到典型的華麗不丹風格,細膩繁瑣的設計也體現了藏傳佛教在不丹人心中的地位。殿堂內是不能拍照的,僧人們居住工作的地方遊人禁入。
通薩宗堡
歷史悠久的通薩宗堡依山而建,居高臨下俯瞰著芒德曲河,是不丹皇室貴族祖屋的所在地,如今國王即位之前都要在此擔任佩羅(即總督)。這座宏偉的宗堡內部有23座迷宮般的獨立廟宇,但並非全部向遊客開放,其中最值得遊覽的要數北部的法堂和南面的Mithrub拉康。
這座博物館位於通薩宗堡上方的山巒上,原本是宗堡的瞭望塔。館內共5層展廳,陳列著佛教藝術和王室歷史相關的展品,其中最神聖的要數一本名為《Padma Kathang》的蓮師傳記。塔內還有兩座小廟,從頂層的格薩爾拉康可以俯瞰美麗的山谷景色。
不丹崇尚與自然和諧相處,未受破壞的生態系統使不丹成為稀有和瀕臨滅絕的動植物家園,藍綿羊、蘭花、野罌粟和罕見的雪豹就在這個與世隔絕的環境中生長。不丹久負盛名的佛教寺院,同時也是首都辛布的政府中心。
文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