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爾的絕美之處往往不為人所知,例如隱藏在山國諸地的讓人駐足流連的古老城鎮。
雪山之國那些安靜、閒適、古樸的小鎮,它們少了一些商業痕跡,而多了一些歷史的味道。如果您還沒有去造訪過它們,那您還不算太瞭解尼泊爾。
這些小鎮,或許才是真正的尼泊爾,更能讓遊客體味到原汁原味的當地情懷與人文風貌。
廓爾喀(Gorkha),尼泊爾中部地區,廓爾喀王朝的發祥地,位於加德滿都西北80公里,海拔1500米。廓爾喀城是該縣的行政和商業中心,居民多為古隆人和馬嘉人。
廓爾喀人來歷神秘,有一種說法是蒙古人的後裔,蒙古西征時打到尼泊爾,軍隊主力因故離開後,一部分西征軍人留在了當地維持統治。
廓爾喀十八世紀曾為尼泊爾王朝的首都。以前尼泊爾叫做廓爾喀王國,向中國朝貢直至1908年,被稱為中國最後一個藩屬國。
2008年,這個國家歷史上最後一任國王賈南德拉,在多年的戰亂和紛爭之後最終走下權力的寶座,走出象徵著自己皇權的王宮,正式結束了歷時240年的沙阿王朝——尼泊爾歷史上最後一個君主制王朝。
廓爾喀便是廓爾喀王朝的發源地和最早的首都。
廓爾喀山城起源的濫觴,據信與茶馬古道有著非常緊密的聯繫。
當年,馬幫們馱著各式的貨物,從川滇走到拉薩,有一部分會繼續南下,一直走進尼泊爾、不丹,最終抵達印度。和齊名的絲綢之路一樣,駝鈴帶來的不僅僅只是貨物和商品,還有各地文明的交流和融匯。所以,行走在這裡,你難免會覺得有那麼一點莫名的熟悉。
如今山路盤曲,兩邊木制的房子露出漆色下的斑駁,馬幫早已不再,可山城的幽靜與質樸卻永遠不會消失。
沿著山道上升,穿過博物館,攀登1500級蛇形臺階,山巔就是廓爾喀杜巴(王宮),也是尼泊爾沙阿王朝太祖,大尼泊爾奠基人,毗濕奴的地上化身,偉大王普利特維•納拉揚•沙阿誕生與君臨天下之所。
尼泊爾歷代所有國王中,只有普利特維•納拉揚•沙阿被稱為“偉大王”(Great King)。
在偉大王之前,尼泊爾區域內是數十個城邦國,連核心地區加德滿都谷地大多數時候都沒有統一。普利特維•納拉揚•沙阿四處征伐,終於把尼泊爾的疆域統一到如今的地步,甚至可以說,他創立了真正意義上的尼泊爾。
上圖的畫在尼泊爾非常著名,就是描繪普利特維當年在加德滿都周邊的山頭(如今那裡是纜車),在部屬面前指點江山,準備攻略加德滿都谷地。
卡利卡神廟(Kalika Mandir)位於廓爾喀山頂,是一座印度教神廟。卡利是印度教中的殺戮女神,也是濕婆妻子帕爾瓦蒂最恐怖的毀滅化身,她全身漆黑,手持彎刀,象徵末日前籠罩世界的長夜。
神廟的對面便是古老的王宮,兩棟建築是連在一起的。連接部分二層的窗戶雕刻十分精美,上面的大鵬金翅鳥迦樓羅惟妙惟肖,不枉此地“紐瓦麗建築傑作”的盛譽。
兩棟建築中間的廣場上,是一處生祭場所。這裡是牛羊雞鴨等牲畜生命的終點,地上大片暗紅色的血跡則是信徒們向神靈們送上的一份虔誠。每天早上,特別是週二與週六,都能看到血淋淋的活祭場面。在重大節日,還會由軍隊來親自祭祀。
廓爾喀王宮,也就是當年普利特維出生的地方。王宮中,偉大王誕生的房間以及後來的起居室還保持著原來的樣子,同時還保留有他在位時的御座。只不過遊客只能隔著六芒星窗戶偷偷窺視。
尼泊爾在十餘年前才走出沙阿王朝統治的陰影,而這裡作為王朝興起的神秘聖地,它的那層面紗始終不可能一下子全都揭開。
門上的窗戶,是尼泊爾每一座王宮中最精美的地方。華美繁複的雕刻,象徵著皇族的富有和精緻。每當重大節日來臨的時候,國王會打開這扇窗戶,站在視窗審閱他的子民,並接受他們的擁戴和歡呼。
窗戶對面,一塊突出於地面之上的岩石,以及它身後的城牆上,都用黃色的顏料畫著印度教符號。在王宮背後,是延綿一線的雪山,雪山的背後就是西藏。
是不是正因為普利特維從小就在這裡面對高山俯視大地,他才有了征服尼泊爾的野心。
王宮那一頭的屋子裡面住著一位苦行僧,看守著聖人喬羅迦陀的陵墓,側面的小神廟則是他的神龕——據說年少的君王正是在他的神啟下,決定逐鹿天下。
廓爾喀對筆者意義非凡,我曾經在這裡做過一個預示尼泊爾大地震的夢。而這位苦行僧似乎也對我青眼有加,告訴過我幾句預言,還贈予過他手中的靈藥。
從側門離開王宮,不要著急下山,看到一座神猴哈奴曼的神像後,沿著小路向上,在岩石上面有暗紅色的佛教真言,那裡是蓮花生大師的足跡。
接著到了岩石頂部,還可以看到羅摩、悉多和喬羅迦陀的腳印。
在你的北面,是一覽無遺的喜馬拉雅雪山;正前方,整個廓爾喀王宮沐浴在蒼穹中。
廓爾喀,這裡曾是尼泊爾最偉大王朝的巔峰,如今亦是這個王朝的背影。
文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