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里島(峇里島)(印尼語:Bali),作為行政區時被稱為巴厘省,是印尼33個一級行政區之一,也是著名的旅遊勝地。該島距離印尼首都雅加達約1,000公里,與爪哇島之間僅有3.2公里寬海峽相隔,面積約5,630平方公里,人口約315萬,其省會設於島上南部的丹帕沙。
由於巴里島(峇里島)人有數信奉印度教,故此種姓制度也在巴里島(峇里島)人根深柢固。然而,有別於印度人複雜的種姓制度,這裡發展了另一套——
峇裡種姓制與印度種姓制度差不多。但與印度不同的是峇裡島只有四個種姓沒有次種姓。在峇裡島人口最多的是首陀羅有93%。
四個種姓分別為:
婆羅門 -聖人和祭司,老師
刹帝利-包括一些貴族和國王
吠舍-商人和行政官員的種姓
首陀羅- 農民
光看巴里島(峇里島)人的名字,大概可以猜到他是家中的第幾個小孩。原因是巴里島(峇里島)人取名時會依照小孩在家中的排行。
巴里島(峇里島)人除了王室貴族,一般人是沒有姓的,只有名字,其中不管男女,老大都叫Wayan或Putu,老大的女生也可叫Iluh,打從老大至老四都有一些特訂的名字取用。
若然老五出現,便會從頭使用老大的特訂名字(Wayan等等),如此類推。一般來說,巴里島(峇里島)男生會在名字前冠以 I(相當於“先生”),巴里島(峇里島)女生則冠以 NI(相當於“女士”)。
例如後蘇哈托時期的頂尖藝術畫家 I Nyoman Masriadi 是家中三子,而印尼女子羽毛球員馬哈德維•伊斯特拉尼•尼•克圖特(NI Ketut Mahadewi Istirani)在家中排行第四。
雖然處於印尼這個全球人口最多的回教國家當中,巴里島(峇里島)的居民大部分信奉印度教。該地文化資源十分豐富,因種類多樣而聞名。其他方面,島上的雕刻、編織藝術也十分有特色。巴里島(峇里島)的別稱也和它的文化一樣多樣:具有“神明之島”、“惡魔之島”、“天堂之島”、“魔幻之島”、“花之島”等的別稱。
巴里島(峇里島)有多種本土巴厘語言,多數的巴厘人都可說現代巴厘語,其次印尼語是巴里島(峇里島)最常使用的語言。巴里島(峇里島)最為多數的印尼人幾乎都可說兩個或三個以上的語言,而部分擁有華人血統的印尼人或巴厘人,也略懂華語。
由於旅遊業繁盛,英語是當地常用的第三語言,亦由於近年來有大量中國和台灣的遊客到訪巴里島(峇里島),普通話開始當地流行。其他外國語文例如日文、韓文、俄文、法文及德文也在遊客區的多語言標示牌中出現。
印度教對於島民之影響,在巴里島(峇里島)的居民日常生活中,到處都可以發覺其息息相關之處。在巴里島(峇里島)人的生活中,他們相信有太陽神,月神,山神,湖神,海神,猴神,龜神...而且每種神也不止一位,因此他們信仰多神,而且神與人民共處於島上,巴里島(峇里島)人堅信他們就是神的後代,因此"神仙島"之稱呼也由此而來。其餘的多信奉回教、佛教、天主教或基督教等。在巴里島(峇里島),不同宗教的人都能和平共處。
巴里島(峇里島)與他的眾神巴里的宗教與其說是印度教,不如說是巴里島(峇里島)式的印度教。在傳入之前就已有當地本土宗教,混合印度教之後成為一個新的宗教。他們信仰有天神、太陽神、月神、猴神…..各式神種,而且每種神還不止一位。
同時他們也相信自己是是神的後代。巴里島(峇里島)的神明,最大的特色是涵蓋了正邪兩道,對於善、惡並存的事實,巴里島(峇里島)人看的十分透徹,而且坦然接受。巴里島(峇里島)的神明居住、降臨在阿貢山,因此所有面向阿貢山的方向都是神聖的,反之面對大海的方向就是不潔的,也因此造成巴里島(峇里島)人不喜歡從事漁業的原因。
在巴里島(峇里島),什麼時候坐立行走,什麼時候奏樂上香,都是有一定之規,連島上居民相親結婚、懷孕生子、孩子命名、銼牙、葬禮甚至女孩月經初潮等都有相應的宗教習俗和儀式規矩,凡事都急不得亂不得,一切都要按部就班地進行。
巴里島(峇里島)人一般在小孩1歲時舉行由高僧主持的取名儀式,請現場德高望重者在若干紙條上寫下不同的名字,然後讓小孩自己抓,抓到哪個紙條,就叫上面寫好的名字。
當地人認為,人的6顆門牙和犬牙分別代表著懶惰、不信教、不堅強等6種罪惡,如不銼平,則無法擺脫邪惡成為大智大勇者。所以,男孩17歲、女孩15歲的時候將舉行銼牙儀式。所謂銼牙儀式,就是將門牙和犬牙銼平,它是巴厘等民族的兒童進入成年期不可缺少的禮儀之一。
被銼牙者在儀式舉行之前須身著傳統民族服裝在空房裡隔離3天。銼下的殘牙要裝進染黃的椰殼裡,埋在祖宗的神龕旁。儀式進行的過程中一般還有“加美蘭”樂隊奏樂助興,富庶之家還會請皮影戲團來唱大戲。
潔身儀式是在女孩子月經初潮時舉行,是巴里島(峇里島)女孩子一生中最為重要的儀式之一。少女在月經初潮時都必須被幽禁在自己的臥室,房門前懸掛著鮮嫩的椰葉。任何男人和外人在此期間都不得進入甚至靠近少女的臥室。貴族富人少女家,還要為她在村裡敲響梆子,宣告姑娘已到花季,可以婚配了。
初潮結束後,其家人將在公共宗教場所舉行熱鬧的潔身儀式。淨身後的少女身穿金線繡花綢衣,頭戴鮮花編織的桂冠,坐在一個身強力壯小夥的肩上被扛進儀式大廳。在喜慶冗長的儀式後,少女還要由家人陪同乘坐彩車前往廟宇拜神謝恩,並在家中設宴祭祀神靈,款待賓客。
在宗教信仰的影響下巴里島(峇里島)人對死亡有自己的理解,他們的習俗是要慶祝死亡。巴里島(峇里島)人死後,按習俗都要舉行火葬,未經火葬的死者靈魂污穢不堪,將會給人們帶來災難。如果在一定時間內不為死者舉行火葬,死者的靈魂就無法升天,成為終夜徘徊人間的厲鬼。因此這裡的火葬葬儀非常隆重,也是巴里島(峇里島)上的奇觀之一。
文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