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農曆九月初一至初九,在東南亞華人社會當中,有慶祝九皇聖誕(Nine Emperor Gods Festival)的活動。這裡的華人社會指的不只是馬來西亞、新加坡與印尼,還包含泰國境內。
九皇大帝又稱九皇爺、九王爺、九皇、九王,是道教和民間傳說的星神。其起源眾說紛紜,主要有三說,一是源自道教:九皇大帝為北斗七星星君(貪狼、巨門、祿存、文曲、廉貞、武曲、破軍)加上左輔、右弼兩星君的合稱,共有九位神仙。二是源自南洋民間傳說,以九皇大帝爲一位名叫「九皇」的星君。三是被漢化的印度節慶——Navaratri。
道教的北斗星的信仰分為兩支,一曰北斗星君、二曰九皇大帝。今日中國大陸與臺灣較盛行北斗星君的信仰,南洋新加坡與馬來西亞的華人地區,則自當年泉州、漳州、潮州等地區傳入了祭祀九皇大帝之習風。
民間傳說亦有許多版本,一般以九個反清復明而被清廷處死的義士爲主角,又傳九皇大帝是清乾隆年間天地會創始人萬雲龍與他的兒子、結義兄弟、部將共九人的合稱。鄉民畏忌公家,只好以「九皇大帝」的名義奉祀,風俗日漸傳至南洋。
泰國的九皇誕習俗源自福建閩南華人,以天地會義士傳說爲主。後來越來越多的本地人參與到節日中,現已成爲泰國的一大節日。泰國最大的華人聚居地普吉島每年都會舉辦盛大的九皇齋節。
齋節是日,街上停止娛樂活動,街邊擺滿了齋食攤販,並豎起寫有「清齋」字樣的黃旗;人們穿上白色素服,堅持吃齋三到九日,到九皇廟進香祈福;街上還會舉行大遊行,一路鞭炮聲聲,舞獅舞龍,由乩童抬著九皇神像遊街;信衆用刀、針穿刺自己的面頰,手伸油鍋,在火坑、火路甚至鐵絲網上行走。
泰國在擁有華人移民的各區都會舉辦相關活動,無論是曼谷的中國城,泰南的合艾與董里市區,都可見到寫著齋字的黃色小旗懸掛,而有長達九天九夜的齋節市集。
其中以最多華人移民居住的普吉島規模最大,不只有市集,還有盛大的遶境巡遊。
九皇齋節在泰國,稱九皇勝會或九皇齋節(稱勝會而非盛會,是由福建華人所流傳)。官方的英文名稱更加隱晦,僅以齋節(Vegetarian Festival)稱之。
泰國九皇勝會規模最大的地區是普吉島,且如果說九皇勝會是普吉的過年,這一點都不為過。節慶九天九夜,齋節市集也封街九天九夜,店家張燈結彩,準備大量的鞭炮準備炸神轎,越炸越旺,這就是過年啊。
由於普吉島的九皇信眾多,道教官廟也特別多,使得普吉島成為泰國境內,乩童數量最多的府城。
大家都知道泰國最會包裝成主題旅遊。每年的九月、十月還是普吉島的雨季,泰國旅遊局將九皇齋節,包裝成普吉島的雨季主題旅遊,吸引來自大馬、新加坡、印尼的九皇信眾來參加。
九皇齋節的日期,是每年的農曆九月初一至初九,活動從八月三十的深夜開始,一直到初九的午夜送神出海,活動集中在普吉鎮(Phuket Town),尤其是九皇大帝與眾神明的遶境巡遊,一定會繞經普吉鎮中心。2019年的日期為9月28日到10月7日。
鎮上兩大宮廟為水碓斗母宮(Jui Tui Shrine)與綱寮斗母宮(Bang Liao Shrine),每年都會舉辦盛大的巡遊遶境,晚上會舉辦上刀山、奔火炭活動,最後一日還有過運橋儀式。
要參與節慶,住在普吉鎮就對了,用走的就能抵達兩大宮廟與市集,如果要入住連鎖五星,建議Novotel Phuket Phokeethra(普吉鎮諾富特佛基特拉酒店),頂樓酒吧可以遠眺海景,酒店後方就是齋節市集,走路5分鐘就到。
如果要參加普吉島的九皇勝會巡遊,只要詢問水碓斗母宮(Jui Tui Shrine)、綱寮斗母宮(Bang Liao Shrine)、內杍斗母宮(Kathu Shrine)與浪魯瑞文堂(Sui Boon Tong Shrine)的遶境日期,然後在早上七點半前往出發點即可。
現在,九皇齋節已成為全泰國華人的重大節日,許多地方隆重舉行。
特別是許多城鎮,除了普吉外,諸如董里府、甲米、攀牙、吞武里、抱木等,在食齋期間服務了幾十萬之多的國內外遊客,稱得上盛況空前。
在首都曼谷在九皇齋節期也是到處都飄著黃色的「齋」旗。特別是在唐人街,似乎人們進入了一片黃色的海洋,泰人特別是泰籍華人越來越多的人相信,吃齋對身體有很大好處,齋食已被譽為健康食品,吃齋的習俗已與健康長壽緊密聯繫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