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全市總面積約為5.384萬平方公里,轄9區7縣,代管2個縣級市,約為台灣的1.5倍(台灣總面積約3.6萬平方公里)。
哈爾濱的歷史源遠流長,是一座從來沒有過城牆的城市。早在22000年前,舊石器時代晚期,這裡就已經有人類活動。大約5000年前,哈爾濱地區進入新石器時代。大約3000年前,殷商晚期,哈爾濱進入青銅時代,屬於黑龍江地區最早的古代文明國家——白金寶文化的分佈區域。
哈爾濱是金、清兩代王朝的發祥地。西元1115年,金代在上京(哈爾濱阿城區)建都。19世紀末,哈爾濱已出現村屯數十個,居民約3萬人,交通、貿易、人口等經濟因素開始膨脹,為城市的形成與發展奠定了基礎。
哈爾濱位於最北端,是中國緯度最高、氣溫最低的大城市。四季分明,冬季漫長寒冷,而夏季則顯得短暫涼爽。春、秋季氣溫升降變化快,屬於過渡季節,時間較短。哈爾濱的氣候屬中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冬長夏短,全年平均降水量569.1毫米,降水主要集中在6-9月,夏季占全年降水量的60%,集中降雪期為每年11月至次年1月。四季分明,冬季1月平均氣溫約零下19度;夏季7月的平均氣溫約23度。
很多台灣人對哈爾濱的主要印象,除了美女、哈爾濱新娘之外,就是覺得很冷。哈爾濱冬天的確很冷,溫度計的溫度都是顯示在零下。但是哈爾濱的冷是屬於乾冷,跟台灣的溼冷不同,人體的感受更不同。在哈爾濱,零下十度左右時,人體的感覺就跟在台灣寒流來襲時的七八度一樣的感覺,其實沒有特別的冷。
哈爾濱素來有著"東方小巴黎"、"東方莫斯科"的美名,市內建築中西合壁。中西文化結合的名城。區內有聖索菲亞教堂,尼古拉教堂,俄羅斯木屋,歌特式樓宇,中央大街,一年一度的"哈爾濱之夏"音樂會,"冰雪節"國際冰雕雪塑比賽,都頗富盛名。
哈爾濱極地館、防洪紀念塔、文廟、極樂寺、索菲亞教堂、俄羅斯風情的中央大街、蕭紅故居、蘇聯紅軍烈士紀念碑等文物古跡和東北林園、亞布力滑雪旅遊度假區、原始森林等500餘處人文自然景觀,與哈爾濱周邊的鏡泊湖、五大連池、紮龍自然保護區一起構成了中國北方別具一格的特色旅遊地。
哈爾濱的城市建築在中國各大城市中尤其別具風韻。不僅有林林總總的歐式建築,也有十分傳統的中國古典建築,改革開放以來,又興建了若干現代建築,使這個城市呈現出中西合壁的建築風格。一座座哥特式、巴羅克式、拜占庭式、折衷主義、新藝術運動、法國先鋒派和後現代等各種風格的建築。
哈爾濱索菲亞教堂是遠東地區最大的東正教堂。始建於1907年3月,是沙俄東西伯利亞第四步兵師修建的隨軍教堂。1912年改建成磚木結構教堂。1923年9月,索菲亞教堂易地現址進行第二次重建,由俄羅斯建築師克亞西科夫設計,歷時九年,1932年落成。1996年經大陸國務院批准,被列為第四批大陸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7年,整修後的教堂稱為哈爾濱市建築藝術館。
太陽島公園位於黑龍江哈爾濱市區松花江北岸,與史達林公園隔江相望。是馳名中外的避暑勝地。太陽島自然風景異常秀美。全島碧水環抱,水光瀲灩,花木蔥蘢,幽雅靜謐,原野風光質樸粗獷。太陽島公園是太陽島上最主要的景區。園內有天鵝湖、太陽瀑、水閣雲天、松鼠島等景觀,是娛樂和休閒的最佳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