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島素不能打啊!打了後來就會洗腎!」
「千萬別用胰島素,那會打上一輩子啊!」
「叫我拿針戳自己,門都沒有!」
.
.
胰島素治療是糖尿病的治療中最常用的治療方法,效果也非常好。但許多認識不清的糖尿病人,很容易因片面認識或道聼塗説對注射胰島素存在如下誤解:
用胰島素說明病情變得更嚴重了,無可救藥了
糖尿病本身就是一種嚴重的疾病,它可以導致嚴重的健康問題。您的血糖水準越高,發生併發症的可能就越大。所以不要根據您吃了多少藥來判斷病情,要根據您的血糖控制水準來判斷。現在太多的醫生和病友存在著這種誤解,因此在口服藥階段停留時間過長,即使血糖控制不好還仍在反復嘗試換藥、加量、減少飲食、加強運動。事實上對於一個病友來說沒有什麼比控制血糖更重要。保證血糖水準接近正常值,糖友才會更健康。
胰島素會有依賴性越用劑量越大,而且還會增加體重
應用胰島素的目的在於更好的控制血糖,但由於糖尿病的自然進程是胰島β細胞功能的逐漸衰退,所以,即使是很好的控制了血糖,胰島素的用量也會隨著胰島功能的變化而逐漸增加。但在早期中期的2型糖尿病病友,如果經過胰島素治療血糖恢復到正常,可以逐漸減少胰島素用量,最終完全換成口服藥治療。
使用胰島素會導致體重增加,最主要的原因是您的飲食發生了變化。通常看到的是,使用胰島素以後你會感覺很好,吃各種美食變成一種享受,因此,關鍵不在於胰島素,而在於您能否繼續控制自己的飲食和加強運動。另外,通過使用一些口服藥來抑制食欲,減少胰島素用量,也可以在選擇一些對體重影響小的胰島素,如地特胰島素。不要因為增加一些體重而拒絕胰島素,高血糖對您的損害更可怕。
每天打胰島素太疼了,長期打可受不了
一提到注射,您就會聯想起醫院注射室的大針頭,這些針頭非常長是因為它們是用來肌肉注射的。相比之下,胰島素注射針就細的多,因為您只需將胰島素注射到皮下即可。而且胰島素注射針頭上都有一層塗層,這層塗層可以起到潤滑的作用,讓針頭更容易刺入皮下。實際上大部分人在注射胰島素時基本感覺不到疼痛。未開封的胰島素可以在室溫下保存4周時間,胰島素注射筆攜帶也很方便,完全不會影響您的各種外出活動。
胰島素會上癮,千萬別用胰島素,那會打上一輩子啊!
胰島素沒有成癮性,需不需要用胰島素,用了能否撤掉,關鍵取決於病情。依賴不等於成癮,"一打上胰島素會產生依賴性,再也撤不下來"的說法沒有道理。
"藥物成癮"是指藥物和軀體相互作用導致使用者的精神及生理異常,令吸食者產生難以克制的獲取及連續使用的渴望,目的是為了體驗這些藥物產生的欣快感,是一種心理上的依賴。這種成癮並非生理或醫療需要,對身心健康有百害而無一利。
而胰島素嚴格來講不是藥物,而是人體自身分泌的一種維持人血糖水準的生理激素。實際上每個人都離不開胰島素,沒有胰島素機體就不能完成新陳代謝,生命就無法維繫。對自身無法分泌胰島素1型和分泌不足的2型糖尿病病友,注射胰島素可以很好的控制血糖,對2型病友可改善自身胰島功能,對改善病情及預後大有益處。即使長期注射,也是病情的需要。因此胰島素不存在成癮的問題。
使用胰島素會使自身胰島分泌功能"萎縮"?
您可能會把"用進廢退"的原理應用在胰島上,認為注射了胰島素後,自身的胰島就不需要工作了,自然就會衰退。實際上由於自身神經激素的調節,不論我們用不用胰島素治療,您的胰島β細胞都會不停的分泌基礎胰島素。通常說的β細胞功能的不斷減退是糖尿病本身的自然病程所致,與注射胰島素無關。而在早期糖尿病病友中,由於加入了外源性胰島素降低了血糖,可以適當減輕β細胞的分泌負擔,反而會使β細胞功能有所恢復。
胰島素治療會引起嚴重的低血糖
您的胰島素初始治療劑量會很低,所以低血糖的風險也會很小。而加上很好的自我監測,則可以完全避免低血糖的發生。在選擇胰島素類型時也可以盡可能選擇低血糖風險小的胰島素類似物。
胰島素不能打啊!打了後來就會洗腎!
常有患者將胰島素與洗腎做連結,實際上,會進入到洗腎的患者就是因為血糖長期控制不佳,拖到腎臟病變才會如此。而胰島素治療對患者有其必要性,就像近視需要戴眼鏡才能獲得清晰視野,糖尿病患者則需要胰島素的幫助才能穩定控制血糖。
打胰島素會洗腎、打胰島素會打上一輩子、打胰島素會增加體重、打胰島素會上癮、打胰島素會讓胰島分泌功能萎縮、打胰島素會引起低血糖........都是不正確的!
總之,胰島素治療是糖尿病的治療中最常用的治療方法,效果也非常好;如果想要真正擺脫胰島素,那就要好好控制好血糖,或應用活細胞療法,讓受損器官再生,可以點下方橫圖去詳細瞭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