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酸是人體新陳代謝的產物,正常情況下尿酸的生成和排出處於動態平衡,當各種原因引起尿酸生成增加或排出減少時就會引起尿酸升高。
正常人的血尿酸水準的上限,男性不超過420μmol/L,女性不超過360μmol/L。尿酸超過正常參考值的上限,就會傷及腎臟,甚至引發腎臟病變。有研究發現,尿酸超過正常上限的男性或者女性,發生終末期腎病,即尿毒症的危險分別增加4倍和9倍。臨床研究表明,尿酸每升高59.5μmol/L,腎臟病的風險就增加71%。
而當尿酸,男性超過420μmol/L,女性超過360μmol/L的時候,就是尿酸高,會引起以下的症狀:
1、無症狀高尿酸血症:抽血化驗可發現血尿酸濃度增高,但未出現關節炎、高尿酸.石或腎結石等臨床症狀。這時期除非做化驗,一般不易察覺。無症狀高尿酸.血症可持續10~20年,有的可終身不出現高尿酸。一般說來血尿酸水準越高,出現高尿酸的危險性越大。
2、急性高尿酸性關節炎:以春、秋季發病最多。關節部分損傷、某些藥物、感染及外科手術等均可誘發急性發作。
這些要素可使本已呈過飽和狀況的尿酸構成針狀結晶沉積在關節滑液中,結晶體被體內白細胞視為異己而被吞噬,被吞噬後開釋炎性因數,引起急性發作。
3、痛風性關節炎:一般發作部位為大拇指關節,踝關節,膝關節等。長期痛風患者有的發作于手指關節,甚至耳廓含軟組織部分。急性痛風發作部位出現紅、腫、熱、劇烈疼痛,一般多在子夜發作,可使人從睡眠中驚醒。痛風初期,發作多見於下肢。痛風可也以出現腎臟損害。
尿酸高,會形成一種過飽和的狀態,尿酸會從血液中析出,形成尿酸鹽結晶、尿酸結石等。尿酸結晶在關節軟組織處附著就會刺激、引起局部的炎症,發生痛風性關節炎;在腎臟部位沉積,就會引起腎臟間質的炎症,此外一些比較小的尿酸結晶會阻塞腎小管引起腎小管壞死,大的尿酸結石可能會梗阻輸尿管,引起泌尿系統的結石,從而引起腎損害,甚至導致急性腎衰。
人體血液中的尿酸是體內嘌呤代謝的產物。嘌呤,20%左右來自食物,80%左右是體內自我產生的。對於高尿酸血症人群來說,一經診斷,應該立即採取積極的飲食干預和生活方式干預,必要時使用降尿酸藥物治療,以穩定的控制血尿酸水準。
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儘量少吃或不吃高嘌呤食物,多吃新鮮蔬菜,多飲水,適當規律的運動以控制體重,嚴格戒煙限酒,保持良好的心態和規律的作息。避免高尿酸帶來的慢性腎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