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臟是身體內以代謝功能為主的一個器官,並在身體裡面扮演著去氧化,儲存肝糖,分泌性蛋白質的合成。肝臟很容易患上如A型或B型肝炎、中毒性肝炎、肝癌或是肝硬化等疾病。而可怕之處,正是在於病人並沒有特別顯著的症狀。
肝病可以說是我們日常生活當中最為常見的一種疾病了,肝病的發生給患者朋友們帶來的影響和傷害是非常可怕的,為此我們對於這個疾病一定要做好預防的工作,那麼肝病患者對飲食有什麼要求呢?
1.飲食結構要合理:
多食蔬菜、水果,以補充足夠的維生素和纖維素,也助於促進消化功能。肝臟功能減退時常常影響脂肪代謝,所以很多慢性肝炎患者合併有肝炎後脂肪肝。
因此飲食要低脂肪、低糖(過多的糖進入人體內易轉化為脂肪)、高蛋白。人體有8種氨基酸自身不能製造,一定要由外源供給。當動植物蛋白質每天各半搭配、均衡提供時,可彌補各自的不足,明顯增加蛋白質的利用率。適量的植物蛋白質能抑制動物性脂肪量,減低對動脈硬化的影響,保證必需氨基酸的充分吸收利用。
2.食量要恰當:
肝病時消化功能減弱,進食過飽常導致消化不良,也加重肝臟負擔。吃飯八成飽最好,暴飲暴食對肝臟、胃腸功能都不利。
3.飲食清淡:
炒菜應清淡,少放油,少食生冷、刺激性食品,戒煙戒酒。
4.合理應用中藥補藥:
肝炎患者不提倡過分服用補藥,正常飲食即可提供足夠的營養。服用補藥最好徵求中醫醫生的意見,盲目進食補藥沒有益處。
另外失代償期肝硬化患者的飲食中蛋白質含量不宜過高,因為蛋白質易在腸道被細菌分解產生氨氣,而氨是導致肝昏迷的重要因素之一。急性肝炎或重症肝炎恢復期的病人要低糖飲食,否則易發生脂肪肝。
關於慢性肝炎、肝硬化等肝病,已經有了更好的緩解方式;請參考:幹細胞療法已經為肝病治療帶來新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