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腎臟病是健康的腎臟因各種原因受到損傷,漸失去過濾血液和其他原本負責的功能,依其嚴重程度目前分為5期。喪失的功能包括主要排水、排毒的功能,還有原本協助造血、電解質平衡、影響血壓和免疫方面的功能,層面相當廣泛,也不僅僅在腎臟。
慢性腎臟病已是相當大的社會負擔,目前因為進展至腎衰竭而需要透析(洗腎)的病患在台灣已超過8萬人,不容忽視。而得到慢性腎臟病,當然需要進行治療,本篇就對慢性腎臟病的服藥與飲食控制提供參考:
● 慢性腎臟病吃藥副作用大嗎?
1. 所有的腎病患者都要服用激素嗎?
不是所有腎病患者都需要服用激素,只有表現為腎病綜合征,或者腎功能快速下降的,全身炎症表現這樣的患者可能要使用激素,是否使用激素一定要聽專業醫生的意見。
激素的副作用比較多,常見是外觀變化,比如滿月臉,還有一些患者出現高血壓、應激性消化道潰瘍;最擔心的是骨骼損害,使用激素常出現骨質疏鬆、股骨頭壞死,針對這方面副作用也已經有了一些比較成熟的措施,患者補鈣、吃維生素D等藥物以後,骨質疏鬆的幾率就明顯減少了。此外,激素可以引起糖尿病,還可以引起精神異常,需要小心。
2. 降糖藥、降壓藥傷腎嗎?
常用的降壓藥一般不傷腎,降糖藥也還沒有傷腎的報導,但血壓、血糖降太低了對腎臟也不利。二甲雙胍在腎功能不全的時候服用會發生乳酸酸中毒,要慎用。
3. 為什麼腎病還需要服用環磷醯胺、驍悉等免疫抑制劑?
使用這些藥治療腎病是有使用指征的,常見原因是膜性腎病、血管炎、狼瘡性腎炎,這些疾病發病機制跟免疫B細胞活化有關係,常需使用環磷醯胺或者驍悉免疫抑制。環磷醯胺副作用大,但是這個藥有幾個好處:
第一個好處是有效,第二個好處是作用比較持久,不容易復發,第三個就是價格很便宜。因此基於這些理由,我們還是推薦使用環磷醯胺。這個藥常見的副作用有脫髮、影響生育、骨髓抑制、肝臟損害、出血性膀胱炎等等,但這些副作用是暫時的,停藥後能夠恢復,所以這個藥還是可以用的。驍悉的副作用相對較少,但腎功能不全的患者使用時要注意,這種藥容易導致比較重的感染,在使用過程中要注意監測患者的血常規、CD4細胞等指標。
絕大多數腎病患者,激素和免疫抑制劑不需要服用一輩子,一般服用1~5年,病情穩定了可以逐漸撤藥。只有少數,如狼瘡性腎炎患者可能需要長期服用激素、免疫抑制劑,以防復發。
4. 腎病患者怎麼服藥?
腎病患者服藥,激素一般是早晨服用一次,如果是狼瘡性腎炎、正在發燒,或者是糖尿病的患者要分次服用。環磷醯胺一般早上、下午分兩次服用,服用這個藥要多喝水,睡覺前不要服用。驍悉、環孢黴素、他克莫司這些比較貴的藥要每天分兩次空腹服用,間隔12個小時。
漏服了一次藥怎麼辦?如果是激素,當天補上就沒關係,其它藥漏服了就只好少服一次,比如環孢黴素、他克莫司,千萬不要同時服,劑量加倍容易出現腎臟損害。
● 尿蛋白轉陰是不是腎病就治好了?
不能說尿蛋白轉陰就指腎病好了,我們經常有這樣的病例,患者發現尿蛋白轉陰了就自主停藥了,一停藥就反復,特別是腎病綜合症、腎小球微小病變很容易出現這種問題。患者尿蛋白轉陰以後還要維持治療一段時間,至少半年以上,鞏固療效,以後再緩慢減藥,這點很重要。如果維持時間不夠,病情非常容易復發。
我們建議慢性腎病患者根據病情、使用藥物的情況,一到三個月做一次複查,如果近期剛加用藥物,就要縮短複查的時間,1到2周複查一次。複查的項目包括血常規、腎功能、肝功能、電解質、尿化驗、24h尿蛋白定量等等,如果是狼瘡性腎炎、血管炎的患者還要監測一些免疫相關性活動指標,比如補體、血沉、C反應蛋白等等。
● 身上沒有水腫,肌酐正常了,是不是腎病已經得到控制了?
原來有水腫的病人,如果說水腫逐漸消退,這只能提示病情可能在好轉,可能是腎病得到控制的標誌,但水腫消退不等於腎病痊癒;肌酐正常了,只能說明腎病在好轉,不等於它治好了,好轉跟治好了是有區別,還需要鞏固一段時間。
如果患者自行減藥或者說突然停藥,危險很大。
第一個危險是病情復發,比如說突然停用激素,一周之內,或者一到兩周之內再次出現蛋白尿,這就是病情復發了。
第二個比較嚴重的危險是,患者可能出現腎病綜合征以及很嚴重的合併症,比如血栓栓塞、肺栓塞。前一段時間我們有個患者處於腎病綜合症高凝狀態,他本應持續使用抗凝藥的,可是到北京看病,就把抗凝藥物停了,住院就發生了很嚴重的肺栓塞。
第三個很嚴重的危險是可能會出現腎上腺皮質功能不全。這些長期使用激素的患者,他們體內存在潛在的腎上腺皮質功能不全,如果突然停用激素可能誘發腎上腺危象,表現為低血壓、高燒、全身不舒服。
總的來講,突然停藥可能造成三大類後果,第一類後果就是病情復發;第二類是發生腎病合併症,比如肺栓塞;第三類後果可能造成腎上腺危象。
● 慢性腎臟病患者要嚴格控制飲食嗎?
是否控制飲食,要根據患者病情而定。如果說患者腎功能正常,沒有明顯症狀,那麼只是控制鹽就可以了,其它飲食不需要控制,當然不要暴飲暴食。如果患者排尿正常,沒有少尿,那麼每天喝多少水並不需要限制,口渴了該喝就喝,當然也不要喝太多。但如果患者有水腫、尿量減少,或者有心衰這三種情況之一,要適當限水。
腎臟病患者一定要嚴格限制鹽,要低鹽飲食,攝入量每天不超過6克。特別是北方人,鹽攝入量都比較高,每天鹽的攝入量一般10克、12克甚至20克。我建議做菜把鹽少放一半,炒菜時不放味精,菜快熟了再放鹽,平時不吃鹹菜,這都是限鹽比較實用的方法。
腎功能正常的腎病患者不需要限制蛋白質攝入,但不要吃太多,不要暴飲暴食。如果說肌酐清除率低於50ml/min,或者是慢性腎臟病進入三期的患者,要低蛋白飲食,每天通過攝入優質蛋白補充必要的蛋白質,如動物蛋白,指動物的瘦肉、雞蛋、乳製品,量要小於低於0.6克/公斤體重/天,比例要超過60%。
腎病患者可以吃豆製品嗎?這是很多人問的問題。如果沒有高尿酸血症是可以吃豆製品的,因為大豆蛋白就是優質蛋白;但如果有高尿酸血症,那麼豆製品要限制,但豆腐是可以吃的,豆腐加工過程中它的核酸成分被破壞,不會增加太多的嘌呤負荷。
偶爾一次大吃大喝,很可能會導致疾病惡化。大吃大喝比如吃一頓火鍋,尿酸的攝入量可能大大增加了,可能發生高尿酸血症,加重腎臟負擔;鹽攝入量多,吃了很多肉也增加腎臟負擔,所以對於慢性腎臟病患者,我們反對大吃大喝,反對暴飲暴食。
目前,已經有不少人透過進一步瞭解疾病的成因,與如何去有效對抗的說明講座,成功的控制慢性腎臟病發展,讓病情更穩定,甚至有人好轉成功!建議你也可以去參加瞭解:真正恢復健康美麗的終極秘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