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病友需戒煙限酒,女性一日飲啤酒450毫升以內,或葡萄酒150毫升以內,或38度白酒50克以內,男性一日飲啤酒750毫升以內,或葡萄酒250毫升以內,或38度白酒75克以內,一周不超過2次,但是有些病友並沒有嚴格遵守這些規定,並且在飲酒之後發現血糖不但沒有明顯升高,反而比平常有些低,進而放開對飲酒的限制。因為他們還不知道這些飲酒傷身的真相。
飲酒會導致低血糖也會導致高血糖
酒精有它的雙面性,一方面,酒精本身具有刺激胰島素分泌的作用,與磺脲類藥物合用可以進一步刺激胰島素分泌,使得血糖進一步降低;另外一方面,酒精的熱量比較高,糖尿病病友,尤其是胰島B細胞功能受損嚴重者,酒精攝入過多有可能造成血糖升高。再加上飲酒時經常會搭配很多肉菜,攝入的熱量肯定會大大超標,血糖可想而知會進一步升高。
有人因為飲酒那一餐的餐後2小時血糖還不錯,又增加了飲酒的藉口。為什麼會出現這一情況呢,這是因為,餐後2小時血糖主要受飲食中碳水化合物的影響,而每次肉加酒的組合進餐方式中,基本不吃碳水化合物,再加上酒精加磺尿素類藥物的組合刺激胰島素分泌,導致餐後血糖並不高。
建議飲酒者能在喝酒當日測定下一餐前後的血糖和次日空腹血糖,肯定會發現這些時候的血糖水準會比平時高。
他汀類+飲酒=傷肝
酒精除了會和磺脲類降糖藥物相互作用外,還會和其他一些糖尿病病友常用的藥物相互作用。比如他汀類調脂藥物,這類藥物主要副作用之一是會出現肝功能受損,而大量飲酒會進一步加重肝臟的負擔,服用他汀類藥物的同時大量飲酒有可能出現肝功能嚴重受損。
因此有學者建議,服用他汀類藥物的患者只能適度飲酒,女性每天飲酒一杯,男性每天最多兩杯(一杯相當於340克的啤酒、142克的葡萄酒或43克的烈性酒)。
降壓藥+飲酒=血壓波動
某些降壓藥物也會和酒精相互作用。酒精有一定的降壓作用,但另一方面,過量飲酒可以促使某些已有高血壓的病人血壓進一步升高。
以糖尿病病友常用的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為例,服用這種降壓藥物後,如果大量飲酒很可能會出現兩種嚴重的後果:一種是當血壓下降得太低,病友會感覺眩暈和頭昏眼花,甚至暈倒,導致骨折等嚴重的後果;另一方面是過量飲酒促進血壓進一步升高,對於已有心腦血管疾病的病友可能會出現中風或心梗等不良結局。β-受體阻斷劑也是糖尿病合併心血管疾病的病友常用的一種藥物,酒精可能會降低β-受體阻斷劑的藥效。
安眠藥+飲酒=猝死風險增加
很多糖尿病病友同時合併睡眠障礙,經常會服用一些鎮靜安眠藥。酒精會增加安眠藥的鎮靜效果,對大腦的部分部位造成抑制,引起嚴重的困倦和眩暈,增加跌倒、受傷和出車禍的風險。另外,服用安眠藥的同時大量飲酒會讓血壓降低到極低的水準,並導致呼吸困難,增加睡眠時猝死的風險。
綜上所述,酒精會與多種糖尿病病友常用的藥物相互作用,產生不良後果,本身又有比較高的熱量,可能造成血糖、血壓的波動,即使你不服用其他藥物,因飲酒導致的血糖高和血糖低也會加速併發症的發生與發展。
因此糖尿病病友必須限制飲酒量,隨意飲酒,傷害自己的身體等於慢性自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