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菩薩從未離開,他們一直在用這些方式保護著你我!

生活在世間,難免因世事紛擾,引發內心的煩躁、不安,此時,在佛前靜靜站一會兒,或在心裡默念佛菩薩名號,或觀想他們的形象,當下便如被甘露遍灑,感到安定和清涼,找回初心、重獲勇氣和力量!

原來,佛菩薩從未離開,他們一直在以獨特的方式,守護在我們身旁:

戒律 • 保護

佛菩薩一直在用"戒律"保護我們。

剛接觸佛教時,我們會對"戒律"二字心生畏懼。一方面,害怕被條條框框束縛,失去往日自由;

另一方面,則擔心因為無知和串習而"犯戒"。萬一沒做好,冒犯了佛菩薩,要受到嚴厲懲罰,該如何是好啊?

隨著修學的深入,才漸漸懂得,佛菩薩對眾生的慈悲,相較父母對獨生子的愛護,有過之而無不及。

正如《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中所說:"十方如來,憐念眾生,如母憶子。若子逃逝。雖憶何為?子若憶母,如母憶時,母子曆生,不相違遠。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

孩子離家,慈母會沒日沒夜地思念,盼兒歸來。同樣,眾生在輪回苦海中浮沉、流轉,佛菩薩也時刻記掛、思念,期盼眾生早日覺悟,回歸本自具足的真心佛性。

因此,佛陀制戒從不是為了束縛或懲罰眾生,而是以戒為"信號燈",告訴我們哪條路該走,哪條路不該走,不被五欲六塵的美麗陷阱所迷,即使走錯也能慚愧、懺悔,知非即舍,早日脫離輪回險境,安全"回家"。

佛菩薩從未離開,他們一直在用這些方式保護著你我!

正見 • 指引

佛菩薩一直在用"正見"指引我們。

佛菩薩不僅具足圓滿的慈悲,還具足圓滿的智慧。佛陀在菩提樹下證道時,便感歎:"奇哉,奇哉,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但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

我們在輪回中,那麼費盡心思地努力尋求,卻依然沒有找到究竟的安樂。歸根結底,是因為無明和執著——看不清真相,還自以為是。

因此,總是以苦為樂、執妄為實,由此產生無盡的煩惱,甚至不惜造作惡業,親手毀掉安樂之本,將幸福越推越遠。

佛菩薩都是過來人,他們很清楚眾生遭受著怎樣的痛苦、痛苦的成因及息滅痛苦的方法。雖然他們很想幫助眾生拔除痛苦,但生命的發展,遵循著因緣因果的規律,都是自作自受,無人可代。

因此,佛菩薩唯有不斷應機設教、開示正法,引導眾生止惡修善、遠離顛倒妄想,識得本心。

這就如同懸壺濟世的醫者,如果僅僅治標不能根除疾病,更要引導病人改變錯誤的生活習慣,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此才能令病人痊癒且不再復發。

雖然,凡夫的認識與真理相差十萬八千里,但佛菩薩依然苦口婆心,不厭其煩,以正見引導,令眾生走出迷惑,走向覺醒。

願力 • 加持

佛菩薩一直在用"願力"加持我們。

修行解脫,直至成佛的道路,並不平坦,其間會遇到各種障礙、困難及誘惑。而這些障難的本質,無一不是自己過去所造不善業的果報,及內心貪嗔、無明的化現。

面對困難和誘惑,我們難免彷徨動搖、退失道心,令這條通往解脫的路顯得愈發漫長、艱險。

佛菩薩深知眾生心念無常,在因地發下廣大誓願,如"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施設種種善巧方便,為眾生作不請之友,縱曆百千萬劫,不違誓願,一路加持護佑,直至一切眾生究竟安樂。

佛菩薩從未離開,他們一直在用這些方式保護著你我!

雖然,我們以肉眼,難以現量見到諸佛菩薩,但他們一直都在,且從未離開!

以各種形式應化在世間,保護、指引、陪伴著我們,當內心煩惱、沮喪、失去希望時,只要能發自真心憶念、啟白,定能堅定信念、走出困境!

此外,更應親近正法,精進聞思、止惡行善,了悟真心、早證菩提,不負他們的一片赤誠守護!

繼續閱讀
越南新娘
卓越人生
  • 版權聲明: 發表於 2021-06-0712:38:59
  • 轉載注明:https://www.king1314.com/buddha-teaching/1267.html
婚友中心
原來,心善比風水更厲害! 佛的開示

原來,心善比風水更厲害!

 一位風水大師走了很多很多的路,口十分乾渴,終於看見一家莊園,他急忙討水喝。裡面走出一位僕人,讓他在門外等著,去拿水。 大師等了很久很久,不禁心生抱怨。 終於水拿來了,用大碗盛著,正想大口喝...
「如是因,如是果」因果定律是不變的法則 佛的開示

「如是因,如是果」因果定律是不變的法則

修學佛法,除了建立正確的知見,更進一步要身體力行。如果把佛法當做學術來研究,不用在日常生活上,必然得不到佛法的真實利益。 有些人聽到佛法講"因果",認為是消極、迷信。事實上,"因果"是日常生活中的一種...
生氣罵人的果報很嚴重,一定要記住! 佛的開示

生氣罵人的果報很嚴重,一定要記住!

人世間,有一種情緒,叫做生氣,任何人都無法擺脫。 人一旦帶著自己的情緒,就容易失控,言行舉止都會造下惡業。 所以,千萬不要小看生氣的果報,一定要記住! 人越生氣,福氣越少 佛經上說:“世間...
夫妻,是三生的因果,累世的前緣 佛的開示

夫妻,是三生的因果,累世的前緣

今生相遇相愛,註定是前世的因緣。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兩個人成為夫妻,佛學上講是願力和業力的結合。 種種願力業力,經過幾生幾世之後,不管時空變換,不論貧富醜俊,還是會發生。 或是前世發願,約...
越南正妹
匿名

發表留言

匿名網友 填寫資訊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